2020-06-12 11:55:25 0
為了營造持續改善的文化氛圍,讓工作更輕松,有效推進低成本自動化改善,首先建立清晰的思路至關重要。低成本自動化并不只是理念,它是輔助提升品質、效率,降低設備投入成本,減少安全隱患,提高員工士氣,感動客戶的更有效的工具之一。使用這一工具時,應遵循低成本自動化改善六大思路。
1.轉變思維與意識
思路決定出路,工作結果是思維方式、激情、執行力和能力的乘積。首先第一要素就是思維,如果總是戴著“有色眼鏡”和保留著“舊有的腦袋”去思考,那事情會變得復雜,很難推進。
我在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培訓輔導低成本自動化時,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總經理發現,線體上一個小小的軸承解決了下個工序操作員旋轉作業的問題,為此操作員節省了2秒時間,于是他就去了解這個金點子的來龍去脈。原來是員工參加我的低成本自動化公開課后受到啟發想出來的。因此總經理就再次邀請我進入企業對員工進行系統、全面的低成本自動化訓練輔導,培訓前總經理就用這個軸承典故開場,四天兩夜的培訓總經理幾乎全程參與,而且經常與我探討。這位總經理的思維轉變為“沒有不可能",他反復強調也許員工在工廠工作時間太久,思維僵化,感覺現場很多問題無從下手解決,也曾經懷疑過自己和自己的團隊,經過我的講解后豁然開朗:原來很多是舊有意識在作怪,阻礙了改善的步伐,未來將低成本自動化作為公司戰略之一全面進行推廣。在課程結束前總經理要求全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到培訓現場觀摩學員的作品,表達了對低成本自動化的重視。他鼓勵員工“相信自己,不斷挑戰”,讓員工反復拆裝優秀的低成本自動化機構,從中去學習和領悟設計及制作的技巧。同時鼓勵員工多動手實踐,讓采購人員多買一些材料回來讓員工練練手,就是做得不好,也沒有關系,老板買單,讓員工安心地去實踐。因此短短的三個月,員工就設計并制作出30多個低成本自動化改善作品,為企業優化了4個崗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品質,現場干凈整潔很多。后來,越來越多的一線班組長和員工也逐漸參與到低成本自動化改善活動中。
我也見證過另外一家優秀的企業,總經理的確很“重視低成本自動化”,把,“
低成本自動化推進活動直接交給精益推進辦,由于自身比較忙,他很少參與到低成本自動化推進中。而推進辦的負責人更“重視”,把“低成本自動化”當口頭禪,由顧問老師開展低成本自動化活動,他與總經理一樣幾乎很少參與。當顧問具體推進時,得到的反饋讓他開始懷疑人生:這么多年都是這樣的,很難改;推行低成本自動化需要很強的技術團隊,我們公司沒有這樣的人才;要不老師直接把方案做出來,我們找供應商制作;我們企業在行業來說很不錯啦,不差錢;等等。一線班長的低成本自動化改善熱情就這樣被扼殺在管理者的搖籃里,可惜!江山不改,本性難移,“拿來主義”成了習慣。不知道讀者是否有相同的思維?
的確轉變思維是比較痛苦的,也是一個自我變革的過程。但是不拋棄傳統的慣用思維,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理念,你就是故步自封。人生沒有如果,付出才會有后果和結果。當我們不為結果負責,老板就要承擔后果,付出一定的代價。
低成本自動化改善理念可總結為以下十條:用
1)有人的地方就有低成本自動化改善機會點。干
2)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3)少用錢袋,多用腦袋。
4)開源節流是原點,驅動創新為關鍵。
5)沒有安全感就沒有創造力。
6)不要扼殺別人的智慧,不要輕易下結論。
7)低成本自動化改善創新無難事,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積累。
8)浪費是萬惡之源,低成本自動化改善是萬人之樂。
9)低成本自動化是快樂工作的催化劑、幸福感的荷爾蒙。
10)持續改善,永無止境。
低成本自動化改善被視為逐步提高、逐步轉好和深化的進程,是工業制造技術的基石,是最簡單、成本最低、最快通向產能最大化和質量最優的道路。
安于現狀等于“自尋死路”,古語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危機中成長,在絕境中重生。無論是上班還是自己創業,都要有危機意思。
精極科技自2006年成立至今,不斷推陳出新,始終以“精益求精,極致創新”為宗旨;致力線棒、物流設備、 非標自動化線體研制,智能工廠規劃咨詢及系統集成服務;協助客戶更有效的改善企業生產運營效能; 助力實現中國“智造強國″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