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 09:29:04 0
一、單件連續流生產
前面提及的離散型設備布局方式一定不是單元生產線,因為離散型生產方式會帶來多余的搬運,若生產線產生亂流,需要更長的制造周期,而單元生產線要求一定要形成連續流。很多機加工行業想要使用設備類型的布局方式,可以采用工序流暢化改善,將原來的設備類型改為工藝布局方式 ,這樣可以讓一個產品從頭到尾連續生產,減少了很多搬運、庫存和等待時間,不僅提高了效率,同時也便于監控生產計劃。連續流改善如下圖所示。
二、短線化生產
單元生產線有人數限制,一般為1-8名作業人員,限制人數的目的是實現短線化生產。短線化生產可以實現更高的生產平衡,并可以實現同時生產幾種型號的產品。短線化生產有可能占用更多的設備 ,這就需要考慮如何讓幾條短線共同使用價格較高的設備。早期流水生產線往往會設計成很長的生產線,例如,生產電視機的流水線長度達到100米。生產線越長,異??展澟臒o作業的情況就越多。長線可以向短線改善,然后再向單元生產線改善?,F場改善方向如下圖所示。
三、多能工操作
在單元生產線上,作業人員一般不會固定在一個崗位上,經常需要一個人操作幾個工位,甚至一個人要完成產品的全部組裝工作,這就要求作業人員必須是多能工。
四、小型化設備
大型設備往往會為了追求生產的最大化而犧牲產品的切換次數,這容易造成生產過量,生產了很多不需要的產品放到倉庫中。另外,大型設備在做流程化生產時,很難編排到生產線中形成連續流,這是因為設備太大、設備運行速度過快、很多生產線共用導致的。同時,大型設備的操作區域比較大,容易造成動作浪費和移動上的浪費。小型設備具有以下特點:節省空間,設備之間的距離比較近,當流程變化或實驗新產品時,把它們移動到另外的地方更容易。設備小型化,價格也就更便宜,這樣可以進一步擴大生產線,同時由于小型設備的穩定性較強,可以減少維修的等待時間。小型化設備改善如下圖所示。